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百年异事骇初闻,反袂开缄老眼昏。太史岂应侵谏职,寒儒自欲报君恩。
骊龙颔逆难遭睡,虎豹关严枉叫阍。但使有光争日月,不惭无力正乾坤。
妖蟆寸铁心何苦,骏马千金骨仅存。烈士殉名元可丧,佞人多巧舌空扪。
唐科讵愧刘蕡策,楚些须招屈子魂。事定盖棺真不朽,声缘忧国竟须吞。
干将在狱犹冲斗,砥柱当流少遏奔。文运盛衰关世运,长歌写罢不堪论。
四序各自佳,要不如春时。
何必花与柳,始爱春物熙。
今晨驾言出,从公南山西。
泥软履自惬,风嬾面不知。
寒草动暖芽,晴山余雨姿。
水日亦相婿,蹙纹生碎晖。
鸟声岂为我,我听偶自怡。
出门初惮烦,载涂乃忘归。
但今我意适,岂挍出处为?
路人见我揖,属我有所思。
我不见其面,信口聊应之。
徐悟恐恃物,欲谢已莫追。
我率或似傲,彼愠独得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