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平生怀耿介,才识非通饶。徒以乡闾誉,谬蒙明主招。
壮图依日月,长策起渔樵。迂薄妨贤路,疏庸负圣朝。
遭逢良匪偶,谗构谅无繇。自省文儒望,何干俗吏条。
含情常脉脉,负谤实哓哓。大雅颓孤响,良朋失久要。
高林动风叶,平陆涌波潮。众口金徒铄,群言石可漂。
青蝇点圭璧,斥鴳议鹏雕。不量叔孙武,其如公伯寮。
小来交易合,大往道宁消。鸿渐仍于木,莺迁暂下乔。
马曹官始调,虎观秀曾翘。思就南溟息,期从北海超。
冰壶元自洁,瑶瑟讵更调。直道无妨黜,浮荣从见剽。
有怀常不寐,独酌谩成谣。鬒发思君变,丹心去国摇。
盈虚时所昧,倚伏理恒昭。胜负争蜗角,功名覆鹿蕉。
离群友鸾鹤,委佩杂兰苕。畏路今何畏,驩兜更有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