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少有岩壑性,翘旌不可移。心骇云台宅,愿逸霞林居。
晨兴咏薖轴,春赏下招提。凌湖散幽趾,属岛登青梯。
今栽非昔萼,新宫仍往基。峙澜出中浩,列嶂环众奇。
萧榛恻墟陇,高尚企襟期。玄阴错澄流,朱纬杂芳吹。
龙盘天海惬,凤谢罻罗宜。景尔徵士踪,写唱感踟蹰。
湘西岳麓法华台,四十年中又再来。惟石与松如雅故,问僧并寺已尘埃。
区区独恨恩难报,负负无言志已颓。退宿道相愁不寝,四檐春雨杂惊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