驯犀驯犀通天犀,躯貌骇人角骇鸡。海蛮闻有明天子,
驱犀乘传来万里。一朝得谒大明宫,欢呼拜舞自论功。
五年驯养始堪献,六译语言方得通。上嘉人兽俱来远,
蛮馆四方犀入苑。秣以瑶刍锁以金,故乡迢递君门深。
海鸟不知钟鼓乐,池鱼空结江湖心。驯犀生处南方热,
秋无白露冬无雪。一入上林三四年,又逢今岁苦寒月。
饮冰卧霰苦蜷跼,角骨冻伤鳞甲蹜。驯犀死,蛮儿啼,
向阙再拜颜色低。奏乞生归本国去,恐身冻死似驯犀。
君不见建中初,驯象生还放林邑。君不见贞元末,
驯犀冻死蛮儿泣。所嗟建中异贞元,象生犀死何足言。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翩翩队舞鼓如雷,共喜春从此日来。试看东皇司令始,条风吹雨净纤埃。
四围山色蘸湖光,何代堂堂出此堂。宗派都成人几许,溯洄同在水中央。
雌雄岂必分杭颖,文献从教数李常。甲子岂关吾辈事,且收悽叹付流觞。
华屋山丘不可期,岘峰依旧绿参差。空怀下榻延徐孺,无复乘舟访戴逵。
日暮更闻邻舍笛,岁寒赖有角弓诗。旧游寂寞成今古,冷石秋花处处悲。
一宵圆月,半宵残酒。听迟迟、凤城清漏。刻骨相思,都迸人、五更时候。
更还禁、薄衾寒透。
谁传密耗,空怜消瘦。旧时香、尚沾衣袖。银蜡窥人,也曾得、个中情否?
只看来、泪痕同有。
只对青山不著书,江门老子亦依稀。声声色色原无两,枉判低昂费指挥。
心情野鹤共摧藏,老去逢秋亦自伤。泽畔羊裘千气象,匣中龙剑跃干将。
葑田莫问将归计,薪桂应愁久客装。不学磻溪垂钓叟,岂知颜驷尚为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