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辞洛下缘何事,拟向江南住几时。
每过渡头应问法,无妨菩萨是船师。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老去惊秋白发添,不禁凉吹逼疏帘。
楼高幸自蛩声远,争奈梧桐又傍檐。
儒流今以术为资,满腹星躔洞隐微。
自号镜台须自照,逢人休浪泄天机。
上苑回春驭,传呼夜漏催。六龙云里下,八阵日边开。
细草鸣鸾地,雄风买骏台。应如宸算远,不为诘戎来。
又见春风草色肥,凤楼尘锁燕飞飞。
洛阳近日无花柳,犹恨多年不得归。
数亩园虽小,斋居却有楼。木奴居半许,果子亦多收。
閒日长趺坐,晴时间出游。自君之去矣,遥望只增愁。
母子未相识,哀号彻九穹。一生何敢望,万里忽相逢。
綵服旧儿戏,锦囊新诰封。悲歌满行路,千载想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