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愚轩具诗眼,论文贵天然。颇怪今时人,雕镌穷岁年。
君看陶集中,饮酒与归田。此翁岂作诗,真写胸中天。
天然对雕饰,真膺殊相悬。乃知时世妆,粉绿徒争妍。
枯淡足自乐,勿为虚名牵。
穷愁书久著,忧患易初诠。生理何端绪,羁心久系缠。
漫凭骚赋遣,稍喜卦爻迁。小过虽非大,西郊亦未偏。
音从飞鸟至,象比密云连。望泌思衡下,甘薇忆首巅。
敝衣难更改,耻粟易三咽。苦节贞亡悔,嘉肥遁乃全。
古人情可见,往事意堪传。景物终朝异,风光尽日玄。
因时观雨化,与蛰俟雷宣。上下谁堪取,空空独问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