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吊经过懒,逢迎跪拜迟。不因时节日,岂觉此身羸。
众老忧添岁,余衰喜入春。年开第七秩,屈指几多人。
三杯蓝尾酒,一碟胶牙饧。除却崔常侍,无人共我争。
今朝吴与洛,相忆一欣然。梦得君知否,俱过本命年。
同岁崔何在,同年杜又无。应无藏避处,只有且欢娱。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默坐理情条,虚斋息众嚣。
寰区指稊米,身世谕芭蕉。
雨任阶生藓,风嫌树有瓢。
惟思白莲社,他日许相招。
富春山下赏花时,夜半潮生醉不知。人事变迁惊易老,岁华荏苒叹多奇。
风声野树吹残叶,雪意江梅发好枝。且喜弹冠天上去,旧登临处为题诗。
忽闻邻女艳阳歌,南国诗人近若何?
欲寄数行相问讯,落花如雨乱愁多。
十年移易住山期,人欲天从竟不疑。青女素娥俱耐冷,春松秋菊可同时。
寒归山观随棋局,行过水西闻子规。美酒成都堪送老,鬓丝休叹雪霜垂。
虚传韦杜曲,尺五去天居。近见丝纶府,还淹痛哭书。
帝阍呼不达,谏院席全虚。窈有处堂虑,无言杞国愚。
云拥茅檐水拍渠,晓来新雨过吾庐。蔫红宿萼莓苔满,解事长杨自扫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