漾舟汉江上,挂席候风生。临泛何容与,爱此江水清。
芦洲隐遥嶂,露日映孤城。自顾疏野性,难忘鸥鸟情。
聊复与时顾,暂欲解尘缨。跋涉非吾愿,虚怀浩已盈。
丘为,苏州嘉兴人。事继母孝,常有灵芝生堂下。累官太子右庶子。致仕,给俸禄之半以终身。年八十馀,母尚无恙。及居忧,观察使韩滉以致仕官给禄,所以惠养老臣,不可在丧而异,惟罢春秋羊酒。卒年九十六。与刘长卿善,其赴上都也,长卿有诗送之,亦与王维为友。诗十三首。
秀色芳容明眸,就中奇绝。细看艳波欲溜,最可惜、微重重红绡轻帖。匀朱傅粉,几为严妆时涴睫。因个甚、底死嗔人,半饷斜眄费贴燮。斗帐里、浓欢意惬。带困眼、似开微合。曾倚高楼望远,似指笑频目闰,知他谁说。那日分飞,泪雨纵横光映颊。揾香罗,恐揉损,与他衫袖裛。
紫阳汪大夫,未老先致事。
经营百年藏,结庵自休憩。
扁之曰退密,有取于《易系》。
相望千里余,一笑问以偈。
云何谓之退,密也果何地?若言早休官,眼底非一二。
身虽似闲暇,心或未能止。
若言四大离,盖棺事则已。
纷纷长夜者,皆悟退密旨。
非但如上云,十目之所视。
夫人皆可能,何取密之义?大夫天下士,未必只如此。
庵傍皆高山,庵外即清泚。
昼饥随粥饭,夜则伸脚睡。
平生易甘苦,一一皆梦尔。
不睹不闻问,从来白于水。
试语庵中人,如是不如是?
清霜入林山叶赤,烱烱寒蟾照空碧。千尺孤峰倚绛霄,俯仰乾坤一秋色。
高怀本与山水同,闲踪得伴渔樵翁。纵谈不及尘世事,笑指天外南飞鸿。
披图景象看如此,双目顿令清似水。欲凭粉墨写蓬瀛,更拂溪藤寻画史。
禅客诗家见,凝寒忽告还。分题回谏笔,留偈在商关。
盘径缘高雪,闲房在半山。自知麋鹿性,亦欲离人间。
曾试昭阳曲,瑶斋帝自临。红珠络绣帽,翠钿束罗襟。
双阙胡尘起,千门宿露阴。出宫迷国步,回驾轸皇心。
桂殿春空晚,椒房夜自深。急宣求故剑,冥契得遗簪。
暗记神仙传,潜封女史箴。壶中知日永,掌上畏年侵。
莫比班家扇,宁同卓氏琴。云车辞凤辇,羽帔别鸳衾。
网断鱼游藻,笼开鹤戏林。洛烟浮碧汉,嵩月上丹岑。
露草争三秀,风篁共八音。吹笙延鹤舞,敲磬引龙吟。
旄节纤腰举,霞杯皓腕斟。还磨照宝镜,犹插辟寒金。
东海人情变,南山圣寿沈。朱颜常似渥,绿发已如寻。
养气齐生死,留形尽古今。更求应不见,鸡犬日駸駸。
今朝览明镜,须鬓尽成丝。行年六十四,安得不衰羸。
亲属惜我老,相顾兴叹咨。而我独微笑,此意何人知。
笑罢仍命酒,掩镜捋白髭。尔辈且安坐,从容听我词。
生若不足恋,老亦何足悲。生若苟可恋,老即生多时。
不老即须夭,不夭即须衰。晚衰胜早夭,此理决不疑。
古人亦有言,浮生七十稀。我今欠六岁,多幸或庶几。
倘得及此限,何羡荣启期。当喜不当叹,更倾酒一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