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冶(?---公元784年),字季兰(《太平广记》中作“秀兰”),乌程(今浙江吴兴)人,后为女道士,是中唐诗坛上享受盛名的女诗人[1] 。晚年被召入宫中,至公元784年,因曾上诗叛将朱泚,被唐德宗下令乱棒扑杀之。李冶的诗以五言擅长,多酬赠谴怀之作。宋人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著录《李季兰集》一卷,今已失传,仅存诗十六首。
君从昆明来,疑带劫灰至。五三五四日,飞贼焚渝市。
初闻角声厉,俄惊枪炮利。自空掷弹丸,万户遂如沸。
望衡裁数武,燃烧遍市肆。我楼被雨弹,屋角洞无翳。
邻右楼亦倾,乃类鸟垂翅。扶伤救死中,腥风动触鼻。
老弱困提挈,妇孺半惨毙。人焦行李塞,满地见委弃。
一路哭声哀,火光烛天地。月与火争光,幻出此何世。
西夷远交者,入瓮亦请试。高坡卐字旗,倏忽供烽燧。
乌合各为谋,彼哉日德意。吾生自无涯,世变今益恣。
贼强况阻兵,宜数挟其器。岂类周大官,云胡尔不备。
痛定念疮痍,要更持众志。多君远游人,能说滇中帅。
感逝增凄哀,分我忧时泪。冥赓本英杰,死坐群小累。
遂合限中寿,萧衍亦难致。五华山下客,抵党负予智。
才生为世月,奴蓄必败事。浊绪我有思,历劫君须记。
还将杜陵笔,挥洒壮澳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