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元衡(758―815),唐代诗人、政治家,字伯苍。缑氏(今河南偃师东南)人。武则天曾侄孙。建中四年,登进士第,累辟使府,至监察御史,后改华原县令。德宗知其才,召授比部员外郎。岁内,三迁至右司郎中,寻擢御史中丞。顺宗立,罢为右庶子。宪宗即位,复前官,进户部侍郎。元和二年,拜门下侍郎平章事,寻出为剑南节度使。元和八年,征还秉政,早朝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遣刺客刺死。赠司徒,谥忠愍。《临淮集》十卷,今编诗二卷。
圣皇忧越人,与之求良牧。
韩侯简帝心,受诏荒东服。
再拜陈苦词,臣生非碌碌。
未得灭匈奴,虽荣亦为辱。
戎丑方款盟,宸恩倦兵黩。
难展穷北威,遂作东南福。
况有重慎资,足致奸巢覆,
况有明恕怀,可使夷人伏。
行歌烟霭空,坐啸江山绿。
无忧报政迟,只怕徵还速。
他日遗无书,幸勿忘兰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