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鸟乘风起,逍遥天畔飞。一鸟堕泥涂,噭噭鸣声悲。
升沉亦何常,时去两无依。我昔道力浅,磬折久忘归。
迩来解其会,百念坐自衰。惟寻醉乡乐,一任壮心违。
(1317—1383)元明间浦江人,字叔能,号九灵山人,又号云林。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初习举子业,寻弃去,学古文于黄、柳贯、吴莱。学诗于余阙。元顺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华,召之讲经史。旋授学正。不久逃去。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后避地吴中,依张士诚。见士诚将败,挈家泛海,抵登、莱。欲行归扩廓军,道梗,侨寓昌乐。元亡,南还,变姓名,隐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师,试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辞,忤旨。逾年自杀。良为诗风骨高秀,眷怀宗国,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灵山房集》。
画桥通小市,深院欲黄昏。
爱月先移烛,留香每闭门。
李侯有佳句,乐令善清言。
老病贪搘枕,何由共一樽?
孟郊有句散愁端,墨妙犹能待我看。试问新秋能几日,栏干一叶已吹寒。
宇下雄风细细凉,客眸凝绝此回肠。
络头骑过罗敷陌。毕尾乌喧女子墙。
流水清浑迷别浦,碧云高下送残阳。
数间茅屋隐平沙,隔岸微闻唤酒家。
若道消愁全仗酒,也停双橹倩人赊。
香风逐马御沟斜,朱邸潜归满袖花。女弟垂鬟才十二,不嫌怀里教琵琶。
岸草青青渭水流,子牙曾此独垂钓。
当时未入非熊兆,几向斜阳叹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