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春丰雨泽,晨兴观我畦。嘉蔬有馀滋,草盛相与齐。
戮力治荒秽,指景光已西。好月因时来,归路杳然迷。
暮鸟寻旧林,晚兽遵故蹊。我亦息微劳,去去安吾栖。
(1317—1383)元明间浦江人,字叔能,号九灵山人,又号云林。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初习举子业,寻弃去,学古文于黄、柳贯、吴莱。学诗于余阙。元顺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华,召之讲经史。旋授学正。不久逃去。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后避地吴中,依张士诚。见士诚将败,挈家泛海,抵登、莱。欲行归扩廓军,道梗,侨寓昌乐。元亡,南还,变姓名,隐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师,试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辞,忤旨。逾年自杀。良为诗风骨高秀,眷怀宗国,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灵山房集》。
莫嗟黑鬓从头白,终见黄河到底清。
湘帘卷尽思悠悠,目断遥天雨未收。莫道故园无别恨,落花流水也关愁。
泌水衡门境自幽,即非高隐亦风流。须眉应合推前辈,何尚咿唔未肯休。
驿官亭鼓鼕鼕打,驿使星驰买官马。府官奔走群吏趍,呵叱县官如使奴。
一时立限限乡役,马价顿增无处觅。卖田买马来纳官,买时辛苦纳时难。
县官定价府官减,骅骝也作驽骀看。归来拊膺向隅泣,门前索钱风火急。
栗栗天生白石几,癯癯日伴白头翁。清尊淹留不断客,灌木阴森常自风。
看处遽浮金玉色,移来深仗鬼神功。兹须小物君堪醉,取致嵩山万翠中。
纪年史创春王月,改朔书焚《夏小正》。四十余周传甲子,竟占龟兆得横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