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7—1383)元明间浦江人,字叔能,号九灵山人,又号云林。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初习举子业,寻弃去,学古文于黄、柳贯、吴莱。学诗于余阙。元顺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华,召之讲经史。旋授学正。不久逃去。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后避地吴中,依张士诚。见士诚将败,挈家泛海,抵登、莱。欲行归扩廓军,道梗,侨寓昌乐。元亡,南还,变姓名,隐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师,试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辞,忤旨。逾年自杀。良为诗风骨高秀,眷怀宗国,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灵山房集》。
堂名似贤人似竹,瘦节孤高照崖谷。百年人与竹俱化,尚有诸孙来借宿。
家风爱竹馀底事,至今十饭九不肉。惟应说食诳枯肠,更写寒梢媚幽独。
王郎散带谈清虚,为竹造门颜不忸。方英炯炯貌臞甚,门倚江干千个绿。
两家人物总风流,石壁山前烟雨秋。岂惟千首轻万户,胸中世袭潇洒侯。
我乃痴绝非画绝,怜此霜根贯金铁。短绡淡墨持似公,更听哦诗声激烈。
楚殷霸业由高郁,龙酿司马总前驱。岭北胥平摧粤汉,荆南屡挫压淮吴。
四面行营归统督,东南商旅辏江湖。上将府开左右属,尚书令守历朝符。
旧臣宿将虽堪恃,一国三公自可虞。莫道咋人惟猘子,且看争栈是群驹。
鸡臛数盘难卒饱,雁行一弟转为癯。竹门草屋终忧死,徙邑辞封讵免屠。
五千铜柱溪州立,十万丹砂天策涂。金宝香龙时柱抱,银鎗年少日庭趋。
莫讶财多官立拜,但教田在谷宜输。献珍甫得都元帅,军政奚堪属稚懦。
伏波华胄休遥羡,景升诸犬尽皆奴。鬼像楼居犹怒目,石人袖血每模糊。
赴井贤闺虚苦口,发疽难弟枉捐躯。首面家奴应踵剉,长柯挥使反操殳。
六纪仇邻称诏至,千宗聚哭向谁呼。可怜前后忠谋士,生死衔悲一恨俱。
西山欲老何繇遂,降状为儿几叹吁。抚膺大恸人安在,祠剑空悬鲜遗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