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对阑干苜蓿盘,入秋两鬓转斑斑。长涂自觉衰难任,故国谁今老未还。
犹喜病妻安久困,只怜弱子历多艰。有书若报征徭事,又遣新愁损旧颜。
(1317—1383)元明间浦江人,字叔能,号九灵山人,又号云林。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初习举子业,寻弃去,学古文于黄、柳贯、吴莱。学诗于余阙。元顺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华,召之讲经史。旋授学正。不久逃去。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后避地吴中,依张士诚。见士诚将败,挈家泛海,抵登、莱。欲行归扩廓军,道梗,侨寓昌乐。元亡,南还,变姓名,隐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师,试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辞,忤旨。逾年自杀。良为诗风骨高秀,眷怀宗国,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灵山房集》。
画桥朱阁水东西,柳带花梢耸复低。欲上扁舟还借问,此中时有晋人迷。
贫余归葬少,乱后上坟稀。烽火惊魂窜,川原战血肥。
暮云闻鬼哭,落日见乌飞。作客楼头者,频番泪湿衣。
江树青山歇晚秋,草堂幽僻对寒流。故人远赴关西去,明月芦花系钓舟。
往来双磵路,脚下起尘埃。
苕箒忙忙扫,何曾扫得来。
娄水龙门未易亲,休官无过隐之贫。苍梧往事馀双泪,白首名山只一人。
鸥鸟欲分高士席,梅花能伴苦吟身。投闲自是千秋计,落日寒江理钓缗。
万仞山头放一丝,争吟好句记当时。
能诗若不能垂钓,祗恐先生不受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