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家非得计,世乱且求安。有季俱行役,谁人救急难。
月从愁里没,雪向望中寒。昨夜乡书到,知君不忍看。
(1317—1383)元明间浦江人,字叔能,号九灵山人,又号云林。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初习举子业,寻弃去,学古文于黄、柳贯、吴莱。学诗于余阙。元顺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华,召之讲经史。旋授学正。不久逃去。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后避地吴中,依张士诚。见士诚将败,挈家泛海,抵登、莱。欲行归扩廓军,道梗,侨寓昌乐。元亡,南还,变姓名,隐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师,试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辞,忤旨。逾年自杀。良为诗风骨高秀,眷怀宗国,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灵山房集》。
渐投龙忌倍凄然,双冢累累扫曙烟。落魄自惭无白社,归魂相见已黄泉。
风悲宰木心俱折,雨滴椒浆泪更悬。瓢泊五湖从此决,忍将母隐换绵田。
一宿三秋寺,闲忙与晓分。细泉山半落,孤客夜深闻。
鹤去巢盛月,龙潜穴拥云。苦吟方见景,多恨不同君。
玉墀林立佩珊珊,圣主迟回注笔难。廊庙徽猷归骏望,乾坤春色上龙颜。
传飞羽翰徵书急,船放江津去思闲。民敝不须多事事,溶溶卿月照寒潭。
天地神只不可诬,小人君子费分疎。
我无其事初何卹,自揆於心或未如。
岂是大颠留乃服,只闻刺史造吾庐。
谁能脱略形骸外,孟简尚书谩寄书。
我本杞菊家,桑苎亦吾宗。
种艺日成列,喜过万户封。
今年夏雨足,不复忧螟虫。
归耕殆有相,所愿天辄从。
予亦属厌耳,女宽何叹三。
一箪傥知足,八珍自忘贪。
驼峰擅西北,瑶柱夸东南。
但愿无是馁,藜羹非我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