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永乐寺水竹居(先师柳待制尝访匡长老于此

一上高楼恨有余,登临事往竟成虚。

已无阁老履絇迹,徒认匡公水竹居。

珮玉声流池尽处,琅玕影动月来初。

从今便结东林社,晓钵高擎老衲如。

戴良

(1317—1383)元明间浦江人,字叔能,号九灵山人,又号云林。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初习举子业,寻弃去,学古文于黄、柳贯、吴莱。学诗于余阙。元顺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华,召之讲经史。旋授学正。不久逃去。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后避地吴中,依张士诚。见士诚将败,挈家泛海,抵登、莱。欲行归扩廓军,道梗,侨寓昌乐。元亡,南还,变姓名,隐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师,试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辞,忤旨。逾年自杀。良为诗风骨高秀,眷怀宗国,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灵山房集》。

猜你喜欢

官曹曾共职,友益赖多闻。信道甘违俗,同心独有君。

漳滨俄感疾,泉下忽脩文。致主平生志,萧条掩一坟。

欲大方怜汝,身微亦系人。常随孤桨去,不与众毛亲。

潮落愁空坦,鱼寒隐夜津。宁啼杜鹃血,飞过万山春。

少小从结发,读书怀古人。年未十四五,出走京洛尘。

当时黉堂士,教我文章新。气格一入俗,至今不复振。

病骥思逸足,鞭策伤苦辛。切云漫崔嵬,惭愧席上珍。

迩来二三子,论交偶情亲。以我忘疵贱,所得皆凤麟。

念我勤服义,嘉我能仁亲。故此倾丹臆,诲我日谆谆。

论诗到平淡,文师韩子纯。学道贵能行,卓尔非因循。

生平志已定,不复顾狺狺。脱略尘累絷,逝将游广津。

一披雾豹姿,豁然开我神。人生贵相知,愿言结近宾。

颇恨相得晚,甚知二子真。乐此臭味同,缔好期终身。

腻脂呈晓晕,含醉惜红衣。独抱风光好,偏憎露粉肥。

枝间春煖透,烟外早寒微。物色从人转,遐心莫我违。

飞蚊撇天连白草,落日荒原泣姑嫂。嫂留旁舍姑独行,花颜夜委长淮道。

乱声鼓翅腹正饥,利觜噆肤血方饱。妾行岂不念辛苦,死重如山生似羽。

欲识当年一寸心,庙前老树啼春雨。

西泖移家住北村,谢庭兰玉见玄孙。门前料理桑麻圃,雨后栽培杞菊园。

象齿篆签书列庋,松花酿蜜酒盈尊。平生不饮惟留客,翰墨词章熟考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