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夜客中

已就长途往,堪怜暮景斜。

一年惟此夜,千里更谁家。

恋国心空赤,忧时发已华。

此身如可乞,只合老烟霞。

戴良

(1317—1383)元明间浦江人,字叔能,号九灵山人,又号云林。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初习举子业,寻弃去,学古文于黄、柳贯、吴莱。学诗于余阙。元顺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华,召之讲经史。旋授学正。不久逃去。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后避地吴中,依张士诚。见士诚将败,挈家泛海,抵登、莱。欲行归扩廓军,道梗,侨寓昌乐。元亡,南还,变姓名,隐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师,试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辞,忤旨。逾年自杀。良为诗风骨高秀,眷怀宗国,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灵山房集》。

猜你喜欢

隳官就宾荐,时辈讵争先。盛业推儒行,高科独少年。
迎秋见衰叶,馀照逐鸣蝉。旧里三峰下,开门古县前。

乡间游处景醇全,忽忽光阴二十年。官局旧嗟踪迹远,封人今喜信音传。

才驱繁剧君应易,事夺清閒我独然。畏简未能成会合,且持诗句写拳拳。

无弦不成声,有弦多失真。

真声在何所,和陶方寸春。

文操惜忆远,也坛嗟复陈。

所以桑濮响,郑卫波嬴秦。

讵知幽谷间,乃闻太古淳。

游鱼出春水,鸣鹤横霜晨。

休羡广陵秘,是雅皆怡神。

君侯下车日,百城风凛如。公馀一炷香,溪山奉晏居。

治要无多言,所贵一字虚。所以曹相国,不读城旦书。

爱汝钟山草堂静,我欲造之无所因。百年观物自得意,风吹淮水波潾潾。

小舟西来乘有人,悠然兴到山花春。便须入室尽此夕,沧浪一声何处津。

破壁排矮窗,新篁出粉墙。开尊侵绿色,得雨借初凉。

名保千年在,身安万念忘。诗情亦漫兴,何暇细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