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离东海郡,又上北溟船。
红见波中日,青窥水际天。
乡关千里隔,身世一帆悬。
乡信何从达,归鸿落照前。
(1317—1383)元明间浦江人,字叔能,号九灵山人,又号云林。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初习举子业,寻弃去,学古文于黄、柳贯、吴莱。学诗于余阙。元顺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华,召之讲经史。旋授学正。不久逃去。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后避地吴中,依张士诚。见士诚将败,挈家泛海,抵登、莱。欲行归扩廓军,道梗,侨寓昌乐。元亡,南还,变姓名,隐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师,试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辞,忤旨。逾年自杀。良为诗风骨高秀,眷怀宗国,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灵山房集》。
周师南下昔平徐,闻道雷霆势莫如。争似皇明崇礼乐,尽投戈甲事诗书。
天临黄阁延三老,昼永青宫坐二疏。何幸微臣也遭际,云衢发轫致身初。
五月南中正毒淫,轻风一埽翠涛深。陈师不用鱼丽阵,横笛空传龙塞音。
平生自有青云志,扰世难餐黄绮芝。空作文章宗屈子,可能流水觅钟期。
伤时语苦千篇少,救国心雄一剑知。寂寞书斋幽恨积,徘徊顾影独题诗。
白凤飘翎到地轻,晨窗辉映误疑晴。身轻载笔游梁苑,心忆衔枚入蔡城。
世以高寒增岳色,可能呜咽壮河声。千仓玉屑东皇献,似犒擒胡百万兵。
四朝遗老,须眉白、巧历不知其纪。真唤九重为座主,肯谒侯门王邸。晚会耆英,未论爵德,乡曲无如齿。酒酣度曲,妙音久不闻此。堪叹化鹤重来,但累累华表,旧人存几。散尽黄金,留箧中团扇,怕秋风起。结绮歌阑,披香宴悄,放出深宫里。颠毛虽秃,尚堪封管城子。
惭愧开笼支道林,祇怜寒月九皋音。不辞放尔翀天去,弱水丹丘何处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