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古城饮冯氏家

跋马向斯里,仿佛见乡蒦。

徒知故山近,终嫌归路断。

移疾驻近郊,薄言息短翰。

新知固云集,旧交多雨散。

惟君好兄弟,视我实亲串。

慷慨谈昔游,留连兴累叹。

荒基记歌榭,弃础忆吟馆。

不睹物兴衰,讵知时治乱。

鄙人获良晤,是节牵薄宦。

清卮阻久陪,别袂限长判。

作诗写情虑,聊用慰忧患。

戴良

(1317—1383)元明间浦江人,字叔能,号九灵山人,又号云林。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初习举子业,寻弃去,学古文于黄、柳贯、吴莱。学诗于余阙。元顺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华,召之讲经史。旋授学正。不久逃去。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后避地吴中,依张士诚。见士诚将败,挈家泛海,抵登、莱。欲行归扩廓军,道梗,侨寓昌乐。元亡,南还,变姓名,隐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师,试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辞,忤旨。逾年自杀。良为诗风骨高秀,眷怀宗国,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灵山房集》。

猜你喜欢

五年为邑鬓霜侵,吏隐由来得趣深。

不独弦歌长满耳,兼闻桃李已成阴。

晨昏我有南陔恋,江海君怀北阙心。

早晚飞沉俱遂志,愿将初服敌华簪。

香飘桂子隔帘闻,秋色三分已二分。正是橙黄橘绿日,离人愁绪乱纷纷。

携手池边月,开襟竹下风。驱愁知酒力,破睡见茶功。

居处东西接,年颜老少同。能来为伴否,伊上作渔翁。

落日荒郊外,风景正凄凄。离人席上起,征马路傍嘶。

别酒倾壶赠,行书掩泪题。殷勤御沟水,从此各东西。

郊原霁后晚寒清,残雪笼山望处明。尽道凝留因地冷,当知粉饰藉天成。

昆冈玉聚微云敛,沧海潮横返照清。解赋属谁诗格老,贤侯登览在层城。

丰城孝子身姓刘,年始十三复父雠。天子临轩亲顾问,再拜阶陛重叩头。

臣父出宰海上州,奉宣德化纾民忧。民有大猾曰蔡某,作官乡里仍行赇。

交私寮佐搆閒隙,妄陈大府诬罪尤。使者巧诋遂致法,远谪煮海为羁囚。

臣甘解衣伏斧锧,愿白父秩冤之由。诏下执法复虑问,主谋枭首馀皆僇。

呜呼孝子罕匹俦,太仓少女差可侔。更请长缨系强虏,策勋万里归封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