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拟休琏戏广川,土龙泥鹤尽成捐。风云忽送三更雨,庭院如鸣百道泉。
云汉于今无旱魃,甫田自古有丰年。吾庐坐爱凉如洗,好续兰台赋䬃然。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晨气雾露除,初日照高阁。
青山偪岁昏,碧树霜余落。
俯涧爱鸣泉,临郊美华薄。
幽情欻自欣,乡念频成愕。
且寄当日闲,无论今与昨。
籍籍夷陵郭白云,紫阳犹足重斯文。当年臭味传天壤,绝代声华隔世氛。
邂逅月边兰桨驻,从容日下竹符分。伤哉逝矣空遗藁,双井风高信不群。
寂寂江村路,轻烟晚自生。远峰晴有色,独树煖无声。
渚鹭行看水,溪鱼卖入城。孤舟人不渡,两岸夕阳明。
忍以证羊故,而云我直躬。
那知为父隐,直故在其中。
石坛秋昼下云旗,铁锁峰前暂别离。一夜珠宫新露冷,步虚直到月斜时。
眼高四海意何如,敢谓论交到阔疏。春草梦池方得句,夜霜置酒复怀予。
初披郇国五云字,何啻刘公一纸书。铜鼓遇时思发响,蜀椎须待刻桐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