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面秋千月,墙头蓓蕾风。春事转头空。酒醒人散后,拾残红。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报答春光酒一卮,贫中无酒著春欺。作诗细与东风道,未必东风肯要诗。
待月空庭得月迟,月临山顶发清辉。初离沧海寒光湿,才转瑶台列宿稀。
清助婆娑看处兴,影随零乱舞时衣。相逢尽是他乡客,休唱惊乌绕树飞。
玉颊寒肌强对人,今年清瘦不胜春。相知只有窗前月,摹写春风水上身。
久客倦行役,故山安在哉。
松竹读书室,水石钓鱼台。
明月照归梦,西风吹酒杯。
亭亭篱下菊,寂寞为谁开。
碧簪千丈倚巴江,暮雨朝云总是常。
山势插天宫殿少,不知何处是高堂。
闻说莆中方左銊,年登二十便长吟。
鬼神送与天成句,不道思多呕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