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舟孤棹宿枫林,猎火渔灯逼岁阴。千里思家回句首,青山江上叠愁心。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废地积为冢,昔曾游宴来。
冢废无子孙,东家砌成台。
台虽平方冢虽秃,物理废兴有往复。
相逢莫喜亦莫愁,乘兴且同台上游。
行脚莫归乡,枝筇一条铁。庵居不说禅,直以身为舌。
莫归刚要归,不说又著说。张翁把研槌,锅中钓出鳖。
沧洲道人年半百,颜如渥丹发不白。饥餐玉芝坐双凤,渴收石髓煮金液。
海月西照宁仙桥,道人桥头吹紫箫。夜半鸡鸣日毬跃,扶桑滚滚生红潮。
一雨新凉到草堂,水光山色坐相忘。寻常处世嫌多累,咫尺怀人隔一方。
消遣老怀惟水竹,酿成衰鬓几风霜。秋声满枕清无寐,斜月微明漏渐长。
金山看罢看银山,宫殿崔巍紫翠间。领略江南好风景,散花人去老僧閒。
青青结子在梅梢,方见春来夏已交。
认得主人双燕子,香泥衔去理新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