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寺城南访六朝,高台一望几萧条。
门前黄叶催年暮,林外青山觉路遥。
塔影常圆沙苑月,钟声静带楚江潮。
老僧宴坐耽禅定,送客何曾过虎桥。
(1497—1582)明苏州长洲人,字子循,号百泉。皇甫录第三子。嘉靖八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官至云南佥事,以计典论黜。好声色狎游。工诗,尤精书法。有《百泉子绪论》、《解颐新语》、《皇甫司勋集》。
高阁倚斜阳,登临觉倍凉。残蝉空自咽,归燕为谁忙。
蔽日云头猛,沿山雨脚长。竹村溪上影,彷佛似潇湘。
石琢浮屠遍水滨,兴亡岁久已成尘。
长江静夜芦花月,莫信牵愁拨櫂人。
武昌洲畔去,端不为鱼肥。
要起初平石,同娱莱子衣。
夜长秋雨急,天阔白云飞。
何日鹊乌喜,北风鸿雁归。
千人插羽迎,知是范宣城。暮雪楚山冷,春江汉水清。
红鲜供客饭,翠竹引舟行。一别何时见,相思芳草生。
万山突而止,两崖南北抱。凿翠置殿榭,级石上穹昊。
高卑各称妙,曲尽结构巧。有泉如线缕,盘转出松杪。
嗜奇忘登顿,缘危肆探讨。险绝逼牛斗,萧飒若风岛。
夜宿来青轩,天色碧可扫。湖沙静莽莽,海月白皓皓。
想当邦邑初,此地只蒿草。绮丽仡谁凿,岩壑澜相袅。
但看全盛时,民力为兹槁。
海岸清秋奠六鳌,空濛元气护临濠。平成载睹唐尧世,疏凿宁知夏后劳。
大野寒风回浊浪,长淮晴雪下飞涛。他年太史河渠传,错落金泥映彩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