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昔参英寮,俱承明主顾。
被服纷妍姿,彯缨俪芳步。
悲哉游子情,徒以潜郎故。
一为冲飙激,遂使佳期误。
入魏怅无倚,浮湘眷有慕。
扬旌指敝庐,千里同归路。
再闻蟋蟀唱,两见蒹葭露。
耀灵本易倾,驰运岂难度。
端居怀苦心,苦心谁与晤。
但感时不然,何嗟岁云暮。
(1497—1582)明苏州长洲人,字子循,号百泉。皇甫录第三子。嘉靖八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官至云南佥事,以计典论黜。好声色狎游。工诗,尤精书法。有《百泉子绪论》、《解颐新语》、《皇甫司勋集》。
金汤天险尽成隳,遗老空伤汉鼎移。城柝乱鸣寒雨夕,酒旗斜挂夕阳时。
田庐荒弃无人住,骨肉奔逃到处疑。最是多情双语燕,向人如诉主人悲。
树敛残阳。正蝉鸣高柳,燕返雕梁。紫兰围石磴,红藕近匡床。
冰簟滑、葛衣凉。记相共徜徉。倾一樽、花前独酌,吊古兴亡。
追忆往事堪伤。恸修文人去,云路茫茫。苔痕疑鹤籀,萤火似燐光。
回首处、泪沾裳。叹三径全荒。纵再对、良辰美景,益断愁肠。
十载离乡邑,言归理旧锄。
仅怜空宅在,半骇近邻无。
古庙丛枯木,寒宵吠训狐。
兵余有乖气,春色亦荒芜。
缘阶已漠漠。
泛水复绵绵。
微根如欲断。
轻丝似更联。
长风隐细草。
深堂没绮钱。
萦郁无人赠。
葳蕤徒可怜。
蛰仙将入觐,忠愤不可当。我于三薰之,少安莫怒张。
事君信乃谏,未信必两伤。百伤亦不惜,知子抱烈肠。
天下事之大,气平臂奚攘。睹子朴直姿,当使群疑亡。
多言定何益,无欲谁则刚。朝廷患多欲,孰知我非狂?
江天暑气自凉清,物候须知一雨成。松竹健来唯欠语,
蕙兰衰去始多情。他年拟献书空在,此日知机意尽平。
更欲轻桡放烟浪,苇花深处睡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