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红云一朵金炉烟,黄伞亭亭午漏傅。
龙床犹御金华殿,方进群儒读宝编。
编中并载神尧语,三十六年真复古。
祗今安用读遗书,卓然已复光前绪。
高皇当日济艰难,犹在经纶未备间。
今日山东河北地,百年膻去一朝还。
更有祖宗傅国玺,琢于元祐隆平际。
玉光射日篆云飞,今日煌煌登宝几。
高皇一笑在天灵,神孙今日再中兴。
锡与千秋万岁龄,甲兵洗尽年丰登。
群臣尚或呻佔毕,微臣但拱坳头立。
芳筵华秩及龙媒,亦拜聊翩自天锡。
更忆先朝彻讲馀,有臣曰轼感恩腴。
愿对紫薇花影下,试草招来赞普书。
今也梯航慕中夏,无复更待招来者。
微臣但摩千丈松,敬赓吉甫中兴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