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祖昔为州别驾,上书尝欲径枞阳。
乘危更觉思遗迹,惭愧篙师戒马当。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结绳时远,众口喁噞。载声于腕,墨深管铦。陷文不顾,甘谀乐疢,讳疾忘砭。
谁能响迩,或恐扬燖。宜彼金人,铭背三缄。
无求胜礼佛,知足胜持斋。本自无薪火,何劳更拾柴。
两郎探花如顾山,红紫黄白俱可怜。春风过此即埽地,尔复碌碌慰眼前。
少劳吟笔赋催科,抚字心存政自和。莫道折杨无俗韵,要思于蔿有奇歌。
时秋凉冷遽如许,客子宦游将奈何。看即双凫候飞舄,清江江上一婆娑。
层空飞雪夜漫漫,独倚危阑向晓看。纵使万山同一色,不妨孤嶂出高寒。
谪仙唐世游兹郡,花下听歌醉眼迷。
今日汉江烟树尽,更无人唱白铜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