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虹昼下昆仑顶,半入青林久不回。
下洞水轮穿地底,冰崖吼怒却重来。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今岁花开幸粗康,虽贫却乃士之常。秋亭玩罢归来好,竹影扶疏旭日凉。
洛城洛城何日归,故人故人今转稀。
莫嗟雪里暂时别,终拟云间相逐飞。
大海波涛浅,小人方寸深。海枯终见底,人死不知心。
羽翮本云程,丹青入小屏。长年离远塞,尽日啄寒汀。
暮角无惊势,春风悄去翎。几回疑繫帛,旅枕梦初醒。
吊古高文说战场,毫端凛凛挟秋霜。自能突过今人作,不必污为梵册藏。
曾捲笏袍还圣主,重携笔札试明光。曲江故有家声在,莫拟愁诗似景阳。
采掇本芳陂,移根向玉池。
晴香滋白露,翠色弄清漪。
雨歇凉飚起,烟明夕照移。
如何江上思,偏动越人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