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濠秋水净涟漪。红妆照水嬉。攀条寻藕怯船移。浮萍湿绣衣。
临好景,惜轻归。夕阳洲渚迷。城门灯火簇轮蹄。沙鸥飞去时。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野夫生长仁皇世,再见仁皇御太平。
点染青山四十年,寸缣不改旧风烟。
散人漫窃江湖号,未买松江一钓船。
绮筵移暮景,紫阁引宵烟。隔栋歌尘合,分阶舞影连。声流三处管,响乱一重弦。不似秦楼上,吹箫空学仙。
栝山咫尺不相逢,万里飘零始识公。江表一麾头欲雪,床头孤剑气如虹。
分忘贵贱襟期古,论到行藏意趣同。多谢过从情恋恋,为怜逆旅困新丰。
疏放谁容我,交游重得君。论文轻咳唾,问俗到耕耘。
一笑能青眼,相思有白云。春风动闾巷,还往漫纷纷。
杨花寥落,悔与东风约。梦醒深心无处著,坐看壁灯黄烁。
春馀一袭空衣,浮生衰草荒祠。谁在夜阑低语,雨痕滑过蔷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