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说秋来,乘槎心懒,梦回三岛波间。便思黄帽,同我老山颜。上界仙人官府,何似我、萧散尘寰。云无止,流泉自急,此意本来闲。
寂寥,松桂圃,陪君好语,亦可忘餐。况琼枝玉蕊,秀满春山。若问幽栖何意,莫道是、飞鸟知还。无言处,孙登半岭,高韵更难攀。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玉池漱液自芳鲜,记得当初病渴年。抒井只应供爨用,不须全是凤门泉。
异俗吁成怕,吾身行若何。略人仍负担,祭鬼更鸣锣。
释迦顶
溪上柴门昼不开,白云深处有高台。山家细雨啼黄鸟,竹屿流泉散紫苔。
绮里不曾归汉去,桃源犹是避秦来。乾坤丘壑能容我,何日兔裘共草莱。
琼台芳草发,游子恋春晖。二月南风正,孤帆破浪飞。
离情不可极,春梦送将归。想到庭闱日,飞花衬綵衣。
朱樱捎雨。正短墙云压,一雷轻度。伴他点点,莓苔静迸,参差成伍。
抽梢合未,倩谁把、篱根护。掩柴门、断却人行,小园早又无数。
试问绿痕垂处。南塘风,折几许。记紫姜畦畔,载取腰镰,山厨先煮。
荐入春蒲丛,分野蕨,年时频误。可曾碍、斗草归来,竹间绫袜微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