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心望彭泽作

青山缺处大江奔,江口山颜见县门。

一世定无纡辔处,故应来此着琴尊。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猜你喜欢

喜元宵三五,纵马御柳沟东。斜日映珠帘,瞥见芳容。秋水娇横俊眼,腻雪轻铺素胸。爱把菱花,笑匀粉面露春葱。
徘徊步懒,奈一点、灵犀未通。怅望七香车去,慢辗春风。云情雨态,愿暂入阳台梦中。路隔烟霞,甚时还许到蓬宫。

凉。耿耿星河此夜长。悲欢意,天上未能忘。

庐山百里蟠穹苍,绝顶阴云常下覆。晴日天风忽扫除,翠壁千层开锦绣。

我来庐山初得君,爱君面有庐山秀。长篇险韵使我惊,忽获风流云散后。

气味清新满牙颊,如入洞庭尝橘柚。梅子如钱柳絮飞,杜鹃哀号山雨昼。

念君明当京邑行,马蹄蹴踏春泥绉。黄陂新息道路迥,野饭藜羹须强嗅。

天街到日夏渐热,车毂相摩汗如溜。丈夫功名非苟取,劝子未用轻蓝绶。

山中五月早归来,涧底清泠当共漱。

齐鲁元勋古太师,寂寥千载恐无之。昔归暂缩经邦手,复起还当问道时。

入谒何曾须掖侍,到家依旧拥旌麾。孔公灵寿固应在,秋晚香山访佛祠。

山中楼台一何丽,路人告是碧云寺。入门莫问造者谁,建寺以来初见此。

黄金为中门,白玉为四墙。檀心及桂枝,斲作栋与梁。

班倕督工墨,颠倒穷肺肠。但令伟丽后莫比,不用局束循王章。

主人退思坐中堂,精神动天天为忙。山灵擘洞石开裂,海若驱水龙彷徨。

眼中诸寺失颜色,可怜草木俱辉光。吁嗟尔山何幸哉,昔闻硗确弥蒿莱。

牛眠应兆亦偶尔,绮绣杂沓从天来。尔不见列侯金印何累累,城踰百雉圣所裁。

又不见闾阎流冗多饿死,沟溪白骨无人埋。揽衣上马不忍顾,临风长叹令心哀。

㬒㬒玄阴日,团团照水隈。鲸波动霄汉,鼍鼓挟风雷。

地尽青山杳,天寒白鸟回。轻帆未相失,自此访蓬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