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雅思深志不悲,反骚未与昔人违。
五车谩苦君何益,三径都荒我未归。
要过香垆双履步,却从彭蠡一帆飞。
它年笑向张公子,应带烟霞满客衣。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相逢不觉又初寒。对尊前。惜流年。风紧离亭,冰结泪珠圆。雪意留君君不住,从此去,少清欢。转头山下转头看。路漫漫。玉花翻。银海光宽,何处是超然。知道故人相念否,携翠袖,倚朱阑。
遗墨之四行,煜其如晨星之烂。
是曰元佑之名臣,所当考而申之以赞。
十月舟藏芦荻林,客衣顿觉夜寒侵。乱离祗有穷途泪,勋业都无过去心。
敢恨青鞋蹋江浦,近传黄屋渡淮阴。中兴气象须公等,是日频闻正始音。
不逐渔商不问农,悠然今作鹿皮翁。地临白傅荒台畔,人在华胥乐国中。
一榻远分庐阜月,两轩平揖广寒风。杖藜亦欲频还往,肯使清閒并属公。
寒月孤篷,空载得、黄叶满船而返。又早白雁,声声离程趁秋晚。
极目是、芦烟苇雪,竹林外、荒罾谁管。田舍柴荆,酒家灯火,供客鱼饭。
问溪上、聚族居人,看如此风波出门懒。耐得生涯淡泊,水石眠安稳。
听处处、焙茶捣纸,愿一年、春雨无损。怎识岁暮归途,拥炉肠断。
明头落节,暗里吃交,毒手当渠痒处搔。雪里鹭鸶飞不见,一只银瓶挂树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