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君欲筑伊川意,四十年间万事非。
他日一廛从可卜,白头持此欲安归。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一句举扬宗旨事,法堂上草亦须荒。回头却说人间话,大地山河常放光。
光未明,无有佛,三条椽下好商量。岑大虫,岑大虫,澧州水,朗州峰。
莲子房房嫩,菖蒲叶叶齐。共结池中根,不厌池中泥。
异世犹相惎,同时必见攻。
区区一枝笔,悔惜与文通。
锦袍新照鬓毛斑,归住吴淞三泖间。天上已颁金诰重,林中不遣绿尊閒。
画图世儗王摩诘,词赋人高庾子山。无限离情写相寄,明年春雁待书还。
承天楼阁似京华,江上人烟簇锦花。直到东头高柳里,孤撑草阁伴渔家。
竹轩贪爽豁,高卧与峰齐。枕上梦初觉,檐前日已低。
野花开绝壁,山鸟浴晴溪。识得浮生理,閒云过岭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