渑池道中

虎狼敌国易良图,望见将军要引车。

不畏秦强畏廉斗,古来只有蔺相如。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猜你喜欢

岷江赴东海,牛渚镇中流。

古来济渡处,落日迷沧洲。

江东名胜士,清谈付悠悠。

氛埃更五闰,毒烈遍九州。

六龙起当天,爝火不敢留。

长绳系佛塔,铁缆济王舟。

执玉朝群后,职方登九丘。

民生三代后,不数李与刘。

太平二百年,内宁忘外忧。

一马飞渡江,王气东南浮。

谁为逆胡计,敢作明神羞。

饮水昧佛狸,投鞭效坚头。

萧萧杨林渡,寒日风飕飀。

烟雨出蒙冲,霜雪挥戈矛。

夜半虏帐惊,明日无胡酋。

笑谈折樽俎,心胆落毡裘。

诸夷戒谋夏,三边罢防秋。

时从老枝问,吃吃谈不休。

创业道何盛,中兴德几侔。

禹绩渺千载,武功待人收。

天方厌此虏,吾忍忘其仇。

偷安固大患,幸胜非良筹。

外防固难驰,内政何当修。

两山点蛾眉,攒此千古愁。

小臣乏长策,何以裨前流。

请因受邑地,为赋艰难由。

苍松夭矫游龙形,道是冰霜百鍊身。俯视凡木多彫萎,岁寒耐得始长春。

物类有然人亦尔,此意请质小豪子。小豪尊甫古之愚,直辞曾慑陵暴徒。

稚虎自有食牛气,见义无勇信非夫。牵车服贾勤孝养,更向海邦学商战。

负米争传季路贤,吹篪敢先伯氏倦。伯去星洲仲越南,货殖才多人共羡。

自古意气重男儿,肯为新知倍旧知。却聘书成怀落落,金钱易掷山难移。

宫入磨蝎磨折定,惟有精神能战胜。再接再厉事竟成,归来年已逾知命。

独恨树静风不宁,罔极未报涕常零。况乃雁行先折翼,万里归骨悲原鸰。

由来诗书重孝友,郁郁佳城窀穸厚。耰锄豆萁两无惭,寿考作人更不朽。

转坤学校能转坤,乾健才华出钗裙。成绩八年历史在,至今齿颊尚流芬。

回忆生平最劳力,快乐却从勤苦得。敬我敬人合则留,岂能胁肩望颜色。

襟怀坦荡契天和,渥丹犹作醉颜酡。哀乐不须丝竹写,惩忿窒欲福寿多。

不见青青坚节在,四时何尝改叶柯。达尊有三齿居一,内外孙曾已绕膝。

老人星映南极明,恰好青牛度关日。邮筒远寄预徵诗,欲佐兕觥同介眉。

显亲岂待人爵贵,讴歌即是扬名时。老我无才空弹指,挥毫不见云烟起。

请君当作海筹看,莫道呕哑难入耳。

客从远方来。

赠我漆鸣琴。

木有相思文。

弦有别离音。

终身执此调。

岁寒不改心。

愿作阳春曲。

宫商长相寻。

题书后寄行人

并拥三重絮,犹新二尺檠。

屋高先见月,城远忽闻更。

藜杖光芒歇,茅柴力量轻。

若非檐铁响,淡杀老书生。

深深庭院已黄昏,忍看阶前万点痕。投井徒增亡国耻,坠楼犹是报君恩。

随风谁挽香魂住,入土还留玉骨存。欲向禅关空色相,先从入境转尘根。

新葺茅庐在水南,拟栽修竹翠毵毵。持斋怕入远公社,习静便同弥勒龛。

诗就多兼唐小说,客来与作晋清谈。所惭懒废无才思,输与山阴老学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