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行栉比未应充,荐庙方求古鼎钟。
经眼乍愁千纸积,解颐聊喜一言逢。
黄花庭槛时虽过,白酒邻槽愿可从。
更促寄衣真似旅,晓堂初怯露寒浓。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北园红紫已蜚尘,始放幽亭烂熳春。
叠翠影低珠幰重,洗妆人倦玉容真。
蔷薇清露疑分派,茉莉评香且外臣。
领略浓芳须好语,即令袖手恐花嗔。
雪天苍翠暑天风,珍重僧轩十八公。
不是时人少吟咏,世閒花草易为工。
南朝词臣北朝客,栖迟零落无颜色。阳平城边握君手,不似铜驼洛阳陌。
去年春风吹雁回,今年雁逐秋风来。春风秋风雁声里,行人日暮心悠哉。
长江大浪金山下,吴儿舟船疾于马。西湖十月赏风烟,想得新诗更潇洒。
节遇中秋挟日馀,哲人来契梦熊时。神澄晓露珠凝彩,气爽秋风桂有枝。
歌裤始喧清赣曲,使星还照碧湘西。太平天子方求旧,但指松椿祝寿祺。
离愁乱春鸿,客心醉江柳。送君官亭路,忍把官亭酒。
远别自足悲,况是平生友。行期似可缓,何即遽分手。
鸥鹭鸣上下,云帆递先后。望望不尽头,落日三江口。
已矣平生事,咏歌盈箧笥。兼复相嘲谑,常与虚舟值。
何时见范侯,还叙平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