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柳新柳,掩映溪头渡口。长条未绊游人,正是江南早春。
春早春早,风雨独行古道。
(1335—1418)苏州府长洲人,幼名天禧。年十四度为僧,名道衍,字斯道。通阴阳术数。洪武中从燕王至北平,住持庆寿寺,而常居府中,时时屏人语。建文时劝王举兵。为王策划战守机宜。辅世子居守,守御甚固。成祖即位,论功第一,拜太子少师,复其姓,赐名广孝,而不肯蓄发,常居僧寺。监修《太祖实录》,与修《永乐大典》。工诗。谥恭靖。有《逃虚子集》(亦名《姚少师集》)。
废堞披榛旧,羁卧毕命心。
江湖吞故壑,貌相匪斯今。
激烈功名在,低徊岁月深。
胥门沙衍浅,碑首未应沉。
嫫母西施共此身,可怜老少隔千春。他年鹤发鸡皮媪,今日玉颜花貌人。花开花落两悲欢,花与人还事一般。开在枝间妨客折,落来地上请谁看。
陇底望秦关,萧萧陇水寒。照人犹带恨,饮马不成湍。
落日边尘合,秋风候骑残。谁磨三尺剑,直为斩楼兰。
竹林彼一时,仲容乃此游。寥寥千载后,忍曰为良谋。
古人心匪遐,用舍多风流。身容纵未老,岁月去不留。
结茅我山椒,诗书尚何求。固将淑诸人,犹能诵轲丘。
朅来南风薰,见子忘百忧。阮盖青云器,涛戎信其俦。
取酒且勿饮,听作商声讴。
胸次秋风涧底苹,坐间那得此嘉宾。
诗来香迸宵人屋,笑杀元规尘汙人。
两晋崇玄虚,风流变华夏。举世尚清谈,天地指一马。
依阿竹林贤,鸿名重天下。王郎衣冠冑,亦复慕草野。
偶来剡溪上,溪水正清泻。扁舟信沿洄,气韵可潇洒。
谁与好贤心,丹素入图写。山阴怀古意,欲揽不盈把。
赋诗心夷犹,六义愧骚雅。西风尘冥冥,傥有知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