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外留黄犊,山中耕白云。不随樵子去,无路得寻君。
(1335—1418)苏州府长洲人,幼名天禧。年十四度为僧,名道衍,字斯道。通阴阳术数。洪武中从燕王至北平,住持庆寿寺,而常居府中,时时屏人语。建文时劝王举兵。为王策划战守机宜。辅世子居守,守御甚固。成祖即位,论功第一,拜太子少师,复其姓,赐名广孝,而不肯蓄发,常居僧寺。监修《太祖实录》,与修《永乐大典》。工诗。谥恭靖。有《逃虚子集》(亦名《姚少师集》)。
二月共探梅岭春,半阴半霁最宜人。我惟爱此清溪水,一洗芒鞋净客尘。
江水悠悠行路长,雁声啼月有微霜。
十年踪迹浑无定,莫更逢人问故乡。
列宿回元朝北极,爽神晞露滴楼台。
佳人卷箔临阶砌,笑指庭花昨夜开。
不似琵琶不似琴。四弦陶写晋人心。指尖历历泉鸣涧,腹上锵锵玉振金。
天外曲,月边音。为君转轴拟秋砧。又成雅集相依坐,清致高标记竹林。
东阡一雨霁,溪口闻流泉。行春惬游事,沽酒尽俸钱。
林芳啭幽鸟,涧日明孤烟。不负黍稷税,耦耕今在田。
隔溪兰若有云住,背郭草堂无酒赊。秋色琅玕亭外竹,天香薝卜坐中花。
千年龙象当山殿,八月鲈鱼上钓槎。一二老僧皆旧识,松根敲火试春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