嫩晴还更宜轻雨。最好处、欲开未吐。一点聘梅心,千古凭谁语。脸霞晕锦娇人处。肯浪逐、红围翠舞。银烛莫高烧,春梦无多许。
吴潜(1195—1262) 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言访少谷子,呼童携素琴。为发丝桐趣,俱谐山水心。
径转松篁密,堂虚风月侵。再弹吾不惜,此地有知音。
异县伤流落,同官及老成。诗书尚家法,谱系更宗盟。
岁暮一樽酒,阳春千里行。双旌定何处,抚字振新声。
年年积相思,兄南弟在北。一朝兄北来,弟作南归客。
弟北兄复南,草草途中见。见时未交言,船开激如箭。
道术衰微几百年,陋儒无力愧皇天。已看位是真王贵,须使心承往圣贤。
昔年摩竭令,今日孰知恩。
句外潜心体,言前密意论。
松风清宇宙,桂月曜乾坤。
出户虽无往,争如静掩门。
绕屋一湾水绿,迎轩数朵峰青。沙路鸥盟新定,云松鹤梦初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