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发离披卧满头,暗虫衰草入乡愁。
枕前人去空庭暮,又见芭蕉白露秋。
刘言史(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唐代诗人。藏书家,赵州邯郸人。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约自唐玄宗天宝元年至宪宗元和八年间在世。少尚气节,不举进士。与李贺同时,工诗,美丽恢赡,自贺外世莫能比。亦与孟郊友善。初客镇襄,尝造节度使王武俊。武俊好词艺,特加敬异卒后,葬于襄阳。孟郊作歌哭之。言史著有歌诗六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曾旅游金陵、潇湘、岭南等地。王武俊任成德军节度使时,颇好文学,为之请官,诏授枣强县令,世称“刘枣强”,但未就任。
花艇向城市,朝霞桨半函。孤兰犹在谷,众卉亦皆凡。
易引群蜂昵,休招百舌谗。不知春渡后,还得似松杉。
独坐高斋汎羽觞,且看丛菊媚重阳。繁英乍吐丹霞色,冷艳全分白雪香。
好共清幽矜晚节,偏从摇落殿秋光。疏花短发能相倚,三径犹怜岁月长。
大谷常流称,南荒本足珍。绿叶已承露,紫实复含津。
节序流萤色,风尘病客杯。壮怀依事改,衰鬓先年来。
自忍穷途味,翻悲异代才。微官去不果,众毁任相催。
寒雨滴篷背,声声到客心。江湖憎夜永,补被感秋深。
投愧班生笔,归同庄舄吟。昔贤崇节操,翘企碧云岑。
就泉为碓屋,累石作书龛。
有意耕汾曲,无心起水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