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山复重兮朋友失,长处幽篁兮隔离天日。
鸟声无人兮我友来即,久矣不闻德人之言兮,为余发药。
嘉若人兮甚好修,兰薰而时发兮,水删德而用柔。
有璞连城,方谟匠兮,忍其与斗筲议之。
螫吾手而不砭兮,举百体而弃之。
为民父母兮,灼子之肤,何能忍。
顾白日临辰兮,臣何爱不与俱来。
古之人偿责言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虹气贯斗牛兮,岂用俗人之町畦。
予爱兰而莫与予佩兮,曰斯其不情。
帝关九牡兮,照下土孔明。
予将观东海兮,蛙说予以坎井。
盍尝视吾宝兮,兹有重於岑鼎。
予欲金玉汝兮,汝既金玉。
揭日月以适四方兮,殆而按剑以为戮。
雁以不鸣烹,木以材而斲。
天下皆羿兮,矢来无乡,惟应以无名之朴。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阿母初哺儿,阶前种宜男。种之欲忘忧,恨恨不能堪。
夫君竟长逝,花开为谁簪。儿饥须蚤耕,儿寒须蚤蚕。
教儿读父书,经史长穷探。儿今八尺长,母发白毵毵。
上堂问起居,下堂具旨甘。幽花遍堂北,旭日照堂南。
何以报母慈,持此寸草心。
金槌影动,宝剑光寒。
百万之众,齐著眼看。
不断涛声涌玉淙,梦回双阙护千松。巢寒鹊傍南枝冷,地迥山从北戒宗。
铜柱渐通瓯骆部,银河翻注镆铘峰。步檐细忆鸳鸾侣,此际鸣珂待禁钟。
衰翁七十五,犹有身世忧。
暑不办寒计,朝始为夕谋。
海若挟风伯,扫荡数十州。
钱塘幸而免,湖已入城流。
吾虽偶不死,生涯殊苟偷。
米价不少减,钱刀何所求。
长女亡六载,次女病未瘳。
假使即勿药,嫁奁将焉筹。
五男丧其幼,余皆隐林丘。
忆昔年十五,七月辛丑秋。
郡治及祖居,一夜灰郁攸。
倏忽六十载,将无坠箕裘。
侥幸登一第,患难何其稠。
滨死者累矣,尚存镜中头。
行善丛谤议,施德招冤讎。
久已致其仕,此生行且休。
半饱半饥间,陈粟虀一瓯。
鼎食拼鼎烹,吾非斯人俦。
万事不如意,自取何怨尤。
折腰复仰面,舐痔而封侯。
何如醉茅柴,霞外鼾鼻齁。
跸路芜深四十年,翠华光动旧山川。铸成精铁笼车毂,割与流苏饰马鞯。
迅鼓犪皮驱涿野,还罗豹尾侍甘泉。馆豳营雒非常计,七誓雄规日丽天。
石门莎径绿回环,月挂虚檐滴露寒。
自有松风时度曲,我琴高挂不须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