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君家住旧苕溪,春水桃花路欲迷。总为南枝怀越鸟,此身犹在秣陵西。
(1497—1582)明苏州长洲人,字子循,号百泉。皇甫录第三子。嘉靖八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官至云南佥事,以计典论黜。好声色狎游。工诗,尤精书法。有《百泉子绪论》、《解颐新语》、《皇甫司勋集》。
兰梅逐候舒,种此欲何如。
兰叶堪崇佩,梅花好寄书。
恳恻欣相见,慇勤复送归。月寒南粤地,风入富春衣。
千嶂窥人寂,双瞳似尔稀。无穷兰蕙草,何处借芳菲。
万壑霜飞木叶丹,石桥流水暮生寒。却疑二月天台里,一路桃花照马鞍。
诗教殆沦缺,庸音互相倾。忽观风骚韵,会我夙昔情。
荡漾学海资,郁为诗人英。格将寒松高,气与秋江清。
何必邺中作,可为千载程。受辞分虎竹,万里临江城。
到日扫烦政,况今休黩兵。应怜禅家子,林下寂无营。
迹隳世上华,心得道中精。脱略文字累,免为外物撄。
书衣流埃积,砚石驳藓生。恨未识君子,空传手中琼。
安可诱我性,始愿愆素诚。为无鸑鷟音,继公云和笙。
吟之向禅薮,反愧幽松声。
何处新秋好,飘萧意欲仙。乍凉新雨后,欲曙未明前。
莎影蛩吟地,松梢鹤唳天。物情无好丑,适意各天然。
初日照高楼,迟迟树影收。苔痕绿壁漫,花气到帘留。
春软鸡同粥,风和鹊亦柔。书声墙外过,有弟住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