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色依庐阜,潮音接普陀。江云晴自远,水月夜还多。
鸟为衔花至,龙因问法过。瓣香瞻彷佛,帆影拂嵯峨。
元明间福建崇安人,字静之。元末与弟蓝仁智俱往武夷师杜本,受四明任士林诗法,遂弃科举,专意为诗。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入明,例徙凤阳,居琅邪数月,放归,以寿终。其诗和平雅澹。有《蓝山集》。
云间依约起楼台,江上遥观眼豁开。
初谓僧房有钟磬,那知人户半蒿莱。
一生梦幻本如此,过眼浮云安在哉。
独倚斜阳吊今古,乱鸦飞处一舟回。
疑冢峥嵘此不封,麒麟仿佛是山中。
后人未识藏雷穴,踏破苍苔古甃空。
长江分东西,下流隔沧楚。
方船漕红粟,出节须调护。
催科急星火,踏浪轻尘土。
公私此一时,长短要相补。
水生春岸阔,江争桃花吐。
饯宴地得频,片帆会当举。
烟鬟小姑山,晓镜女儿浦。
雁雁破行飞,鸭鸭避人语。
平生钓竿手,只合江湖去。
因君偶别离,感我犹羁旅。
别殿和云锁翠微,太真遗像梦依依。玉皇掩泪频惆怅,应叹僧繇彩笔飞。
一室凿崔嵬,危梯叠藓苔。永无尘事到,时有至人来。
涧谷冬深静,烟岚日午开。修身知得地,京寺未言回。
愁遣玲珑唱别辞,欲攀杨柳尚无枝。习家池馆从如旧,第少山公白接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