削竹名何器,年来试用频。揩摩长在手,痛痒不求人。
刻画儿童掌,追随老病身。渭川淇澳际,托分久相亲。
元明间福建崇安人,字静之。元末与弟蓝仁智俱往武夷师杜本,受四明任士林诗法,遂弃科举,专意为诗。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入明,例徙凤阳,居琅邪数月,放归,以寿终。其诗和平雅澹。有《蓝山集》。
五月南州荔子花,道山杳霭路歧赊。谁将长乐陈生笔,写寄于陵仲子家。
累怀湖寺逢,何时江城会。况当秋夜凉,明月坐相对。
来日非今日,握手复一慨。相别无远行,出门即天外。
岭南无腊梅,爱此春还开。日暖欺冰影,风柔点绿苔。
几迟仙客梦,如待驿书来。寄语怜芳侣,哪堪负举杯。
路僻迂游屐,轻烟晓望迷。随香来法界,引翠入招提。
古壁残碑在,飞檐偃柏齐。犹怜竹院影,寂寞近濂溪。
美人忽相赠,佳句比南金。客讶山涛札,予知湖海心。
已能苏病骨,不必问知音。把向中庭诵,明河秋色深。
把臂华亭县,匆匆一语间。㩳身频要路,回首独空山。
人与何年别,书曾几字还。题诗无限意,分付菊花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