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是天泉种,来分水署芳。春花不竞艳,秋影自含香。
叶以凝珠洁,条堪揽翠长。行歌临卫浦,言采忆吴乡。
欢赏从倾盖,幽怀学制裳。将无托梅萼,同此照何郎。
(1497—1582)明苏州长洲人,字子循,号百泉。皇甫录第三子。嘉靖八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官至云南佥事,以计典论黜。好声色狎游。工诗,尤精书法。有《百泉子绪论》、《解颐新语》、《皇甫司勋集》。
自从笔削三千首,复见风骚二百年。
佳句独为时辈许,幽光长伴客星悬。
耳孙文采方高蹈,鼻祖声名更盛传。
曾到先生栖隐处,桐君山下好林泉。
频年多战斗,渐老更流离。江雨春帆重,城云暮鼓低。
边烽光惨淡,客枕意凄迷。此夜还乡梦,春风楚水西。
风月分公宇,图书静客堂。交情知烂熳,暇日想徜徉。
我老嗟筋力,诗成损肾肠。报章惭不敏,秋至足悲伤。
江林烟树已纷纷,溪上猿声不共闻。
唯有青山半庭月,夜深应与故人分。
衡岳烟萝紫阁云,名高湖外晚游秦。
清词古学儒生业,圆笠方袍释子身。
竹杖拄归山里寺,篆书留与世间人。
我疑簪组成为缚,空仰吾师去路尘。
奉义游京邑,数载违亲宴。迢迢明月光,照我越江汉。
何如故乡夜,及此清秋玩。镜彩揽未盈,璧景委才半。
桂树敷丹英,华萼纷相焕。虽谢西园悰,庶附南枝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