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风轻霭弄晴晖。鹁鸠相应啼。画堂人静画帘垂。阑干独倚时。闲拾句,困寻棋。沈吟心是非。荼开遍柳花飞。惜春春不知。
吴潜(1195—1262) 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性静无一物,心生有万端。曾将魂魄鍊,不被鬼神瞒。
纵步地虽窄,仰头天自宽。裁诗偏得偶,遇卦只成单。
一杯为寿。笑捧处、自传纤手钗头。况有瑞草,齐眉偕老,应难比效。
鸳鸾镇日于飞,惟愿一百二十岁,永同欢,如鱼似水。
客有成都来,为我弹鸣琴。前弹别鹤操,后奏大梁吟。
大梁伤客情,荒台对古城。版筑有陈迹,歌吹无遗声。
雄哉魏公子,畴日好罗英。秀士三千人,煌煌列众星。
金槌夺晋鄙,白刃刎侯嬴。邯郸救赵北,函谷走秦兵。
君子荣且昧,忠信莫之明。间谍忽来及,雄图靡克成。
千龄万化尽,但见汴水清。旧国多孤垒,夷门荆棘生。
苍梧彩云没,湘浦绿池平。闻有东山去,萧萧班马鸣。
河洲搴宿莽,日夕泪沾缨。因之唁公子,慷慨此歌行。
重来问讯东桥竹,竹里锄云结草堂。隔草淮山当雁汊,半陂春水护麋场。
交游契阔频搔首,今古兴亡一断肠。田野不妨聊卒岁,宦途何处是康庄。
瞰郭楼台谁共登,偶携仙客对山僧。林烟渺渺人家尽,阶日微微花气蒸。
浮世闲看飞鸟过,机心不遣白猿腾。平生自笑支离甚,散发行歌此又曾。
重借蒲团宿,吾师已度杯。烟霞虚白社,衣钵入黄梅。
犹忆无生偈,空馀般若台。灵源今夜月,依旧照苍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