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纷华眩人剧朱碧,子独好书如好色。王孙被服甚寒生,射策君门先破的。
荣州书窟三万卷,锦囊付此庞眉客。南游句吴北大魏,亦复徒劳问刀笔。
不唯唇齿腐经史,正自云山锁胸臆。老来息交思简事,为子忘劬废晨昔。
春风满帆送归舸,回首清游如昨日。知君名骏定千里,不待朝庭访幽侧。
有书时寄雁南飞,顾我渔樵正争席。
曾倚雕阑侧,伴翠娥来试故园秋色。明月二分,禁宵三五,花药低窄。
正螺墨题情,个侬初见寸黛抑。面映红,樽劝碧,算话别前踪,惜香今恨,纵有素衣蔫泪,俊游空忆。
幽夕,重听漏滴,对镜鸾想像容饰。画楼调瑟,星辰依旧,义山发白。
记出浴妆成少年,双鬓蝉罢翼,笑座客浑未识。叹病榻茶烟,何时欢事再得,况隔天南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