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初就学首未冠,叔父不以童儿看。
我今生年二十一,叔父晚作东州官。
侧身西望不得见,泪下两脸何丸澜。
青春白日不照贫士屋,使我四壁长年寒。
六年两岁从进士,晚学扬雄识难字。
贷钱乞米出都门,鼓腹吹篪入吴市。
读书击剑老死终,何为古来慷慨无人知。
上有九重之青天,下有百尺之黄泥。
收声藏热等雷火,白杨蔓草秋风悲。
生亦不可料,死亦不可量。
荆山长号刖两足,何如船尾歌沧浪。
我不能钩章抉句攀俊造,又不能赤鸡白狗追年少。
矫首翻肠无一言,归去吴松学渔钓。
主簿卑官何所施,秋来两鬓应生丝。
阿宜已冠无成事,犹忆它年冬至诗。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碧流春涨绿杨前,红蓼秋开浅渚边。五尺拖斜沙岸月,一丝垂烂晚溪烟。
操心不假詹何授,种法无求范蠡传。好与直钩同作想,得非人也失非天。
逍遥林壑逢春日,缥缈干旌度水村。访古扪萝穿石径,探奇移席傍云根。
澄湖十里牵诗兴,暝色千峰落酒樽。况是登高能作赋,才名孰与大夫尊。
庸田使者乘轺车,阅得太史河渠书。姚江农民西引领,庶几来此吾其苏。
伤心今岁夏秋月,甘雨不降禾苗枯。海潮东回救不得,老稚无异涸辙鱼。
曩从官军过州境,编户奔走频供需。计亩敛钱筑城去,役繁未见民力纡。
正逢稔岁亦饥馁,遭此乾暵窘室庐。往年有诏甚宽厚,恩泽至今流海隅。
既蠲湖田主户米,亦减水深长荡租。皇华光临浙江左,忍视疮痏无完肤。
晓霜方寒问道路,冬雨未霁行泥涂。我愿岁丰水旱无,公赋早输私有储。
国家富足民欢娱,且免使者勤驰驱。
使君标格如何拟,淡月寒空笼白梅。风土清嘉吏事少,空庭梳羽鹤徘徊。
山下云收宿雨凉,一溪流玉自宫商。松阴满地苔花湿,坐对炉烟白日长。
铦利森森耀戟鋋,始兴碑法变钟传。率更后出书名擅,谁识先师贝义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