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人昔慕栖山乐,贱子今怀陟岵悲。
柏叶初生石墙短,况无金带买丰碑。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阳崖转窅窕,层林蔽重阴。
披榛过舆马,缘云得幽寻。
坐觉真境寂,兹焉悟赏心。
山前麦熟已如云,觌面当机为指陈。蓦地一番梅雨过,青山洗出画图新。
南北东西老赵州,见人骑马也骑牛。
清风月下寻归路,夫子门前问孔丘。
海角那知有宫柳,故园春思尚依依。
可怜风韵去人远,一日花开天际飞。
既曰寿只,实在宁只。夙夜凊温,庶其敬止。
宁觐高堂舜井西,欲辞东閤思依依。三台筵上飞觞送,五老峰前负米归。
莫叹贵无苏子印,且怜荣有老莱衣。旧书达少应投杼,新集镌多肯断机。
红叶村坊临水迥,黄花岐路入山微。重阳虽近难留住,把酒登高会又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