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人昔慕栖山乐,贱子今怀陟岵悲。
柏叶初生石墙短,况无金带买丰碑。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三过武昌台下,却逢三度重阳。菊花祗作旧时黄。白雪堆人头上。昨日将军亭馆,今朝陶令壶觞。醉来东望海茫茫。家近蓬莱方丈。
莫笑灯檠二尺余,老来旧学要耘鉏寒生点滴三更雨,喜动纵横万卷书。
本著儒冠那免此,可因吏牍顿抛渠?善和旧赐今犹在,剩采芸香辟蠹鱼。
出门处处皆桃李,我独呻吟一室中。
只道有诗敺疟鬼,谁知无檄愈头风!
春色去堂堂,清和损岁芳。夕烟青带远,晴树绿浮光。
秋稻江乡雨,琅玕竹径香。定情裁古怨,迟晚意偏长。
谁识根尘净,今能得自然。鸟啼山月上,门掩谷云前。
漉酒閒中课,敲诗醉后禅。远公高卧处,翘首但苍烟。
寄语巴中客,频频镊鬓霜。
峡云春梦远,江月夜珍藏。
才刃应多暇,词锋恨太刚。
僧邻雨花地,何日再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