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寂醒醒谁得知,万重故纸压须弥。
不缘饶舌丰干道,拾得山间底小儿。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云收天欲霁,山色倍增鲜。万壑迎初日,千峰扫淡烟。
龙池深雨后,凤竹耸天边。两腋清风起,翩翩我亦仙。
如何降塞下,不复恋羌中。
既是能将母,还应知向风。
荀令昔居此,故巢留越禽。动摇金翠尾,飞舞碧梧阴。
上客彻瑶瑟,美人伤蕙心。会因南国使,得放海云深。
雨霁长空荡涤清,远山初出未知名。
夜来江上如钩月,时有惊鱼掷浪声。
画阁虚明瞰远空,高秋酾酒对长风。青莲法界炎蒸外,碧草离心怅望中。
年少说诗推子夏,家贫好事羡杨雄。归依自是诸生愿,莫以周流叹道穷。
袑衣谁家郎,银鞍骑大马。新从河朔来,血战太行下。
主帅丹旐归,脱身就里社。妖氛缠牛斗,江介无片瓦。
将母岂不遑,豺狼嗥中野。怪子何淹留,清泪堕杯斝。
欢场易荒忽,扁舟实潇洒。落日照行营,长淮哀湍泻。
赠言尚慎旃,古道今已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