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如游尘,倏忽蔽白日,
登高念摇落,岁暮一何疾,
东陵种瓜事,富贵宁可必,
人生无南北,行乐时易失,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古枝点点类璚瑰,不假天工为剪裁。月夜孤标怜晚景,冰溪瘦骨绝尘埃。
寒香泣雨魂难返,贞节凌霜志莫回。桃李未曾争艳冶,半窗疏影自徘徊。
腰舆径度远人村,猿鸟声中日易昏。
山合翠屏迷出入,路随流水听潺湲。
驾岩鉴壁花无主,洗雨梳风暖自繁。
只欠相逢具鸡黍,便从人说到桃源。
爽快怜清景,迟回出草庵。寒山一倾盖,明月印寒潭。
已传龙德与承休,果在丹台不可留。新册却埋千古玉,旧恩重起六宫秋。
尊开围步松云远,荣到支陵雨露忧。三十六宫休说恨,谁知先作裕陵游。
君昔抗疏日,计亦念至死。正气由乾坤,有怀莫能止。
有怀莫能止,一死亦吾事。
水思云情小凤仙,月涵花态语如弦。
不因金骨三清客,谁识吴州有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