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春桃艳,曲室炉红,乍寒天气。七叶蓂开,应金章通贵。梦草银钩,灿花珠唾,是素来风味。满腹经纶,回天议论,昆台仙裔。
秘殿升华,紫枢勋旧,退步真祠,简心端扆。迎日天元,听正衙宣制。尽洗中原,遍为霖雨,宴后堂歌吹。柏子千秋,丹砂九转,今宵长醉。
元干出身书香门第。其父名动,进士出身,官至龙图阁直学士,能诗。张元干受其家风影响,从小聪明好学,永泰的寒光阁、水月亭是他幼年生活和读书处。十四五岁随父亲至河北官廨(在临漳县)已能写诗,常与父亲及父亲的客人唱和,人称之“敏悟”。
平生学道已神完,岂复儿童私自怜。
醉坠何曾伤内守,色忧当为念先传。
书空渐觉新诗健,把蟹行看乐事全。
卖却老骢为酒直,大呼乡友作新年。
席地赏残红。少驻孤蓬。一春不奈雨和风。雨自无情风有恨,花片西东。云淡远峰浓。绿遍高桐。神仙知在此山中。万古消凝多少事,目尽晴空。
昼见日,夜见星,妙高山色青又青。便与么去,不惟打失鼻孔,亦乃失却眼睛。
且过在于何,黄河从源浊。
我始生男君已孙,且须倾倒共开樽。风流顿合推前辈,弈叶还应大此门。
骥子几时开道路,散声终日傍檐阍。从今阿囝称郎罢,更把方言仔细论。
共照日月影,独为愁思人。岂知鶗鴂鸣,瑶草不得春。
一片两片云,千里万里身。云归嵩之阳,身寄江之滨。
弃置复何道,楚情吟白蘋.
万家烟树隐云幢,桃叶波平夜渡江。野艇无人时泛泛,海鸥骄客故双双。
春愁不发王孙草,归梦徒依玉女窗。欲濯沧浪歌一曲,九回肠断不成腔。